重磅! 大温天车站附近大楼 至少要建20层! 预计新增10万套住房 里程碑式立法!

583

以交通为导向的高密度开发

今天,BC省政府推出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立法,鼓励在主要交通枢纽(天车站和公交换乘站)周边地区建高楼,大幅提高住宅密度。

这是省政府为解决住房负担和供应危机,凌驾于市政府之上的又一重大举措

BC省政府这次可以说是下了一番大决心,为了要让车站周围的空间都活络起来,之后在所有大温站点附近,都允许建起高达20层的高楼。

具体来说,对于大温地区的所有天车站,如果大楼离天车站200米以内,那至少得有20层高。如果离站点远一些,201到400米之间,也将有至少12层高。稍微再远一点,401到800米的地方,也得保证有8层高。

楼层还只是其中一个因素,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建筑面积比(FAR),即计算建筑总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关系。

换句话说,你的楼房能盖多大,这个比率给出了明确的数字:离站200米内,最低FAR是5倍;201到400米,是4倍;401到800米,是3倍。公交车站旁边的地方,也有相似的规划。

密度要求将适用于住宅或混合用途住宅用地。商业、农业和工业用地分区以及原住民保留地和联邦机场用地将不适用。

省政府的以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政策也将落实到大温地区巴士换乘站附近的地区。

其中,距离公交车换乘站200米以内的区域,房屋高度至少12层,最低FAR是4倍;对于距离201米至400米的站点,房屋高度至少8层,最低FAR是3倍

别的地方,像是大维多利亚市、基洛纳地区这些,政策也差不多,只是密度要求低那么一丢丢。

除此之外,省政府还将要求各城市取消这些区域内的最低停车位要求,这将有助于降低建筑成本、加快施工进度、减少废气排放,并进一步增加公共交通的乘客数量。商业停车要求不会受到影响。

BC省政府估计,新法实施的第一年内,大约会有100个这样的公交导向发展区在30个城市出现。估计在未来十年内,可在指定的交通区域附近提供多达10万套新住宅

市政府们得抓紧时间,要在2024年6月30日前,改变对这些区域的政策。

当然,市政府要是觉得还能再多盖几层,密度更高,那也是可以的,但至少得达到省政府定的那个最低标准

走路800米能到的距离,通常都算是适合发展的黄金距离。这样一来,之前在公共交通上投入的数十亿巨资,也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这项立法是新民主党政府今年秋季推出的一系列住房相关法案之一,目的是解决房价过高和住房匮乏的危机。

省长尹大卫说,过时的市政分区规则阻碍了在城市地块上开发多单元建筑,而短期住宿的扩张又减少了长期出租房源。

新民主党政府还提交了立法提案,以帮助地方政府和住房开发商确定哪些设施(如公园和托儿所)有望成为新开发项目的一部分。

不久的将来,BC省的天际线可能会变得更加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