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加拿大的贷款利率可以说相当之低,很多投资者都沾沾自喜,认为赶上了好时候,要知道在加拿大房地产历史上,1981年的贷款利率曾达到了空前高点,连续几个月,一年期和五年期固定利率房贷的利率均接近20%,甚至有一段时间在20%以上。虽然现在的利率很低,但是买房者真的就能获利吗?任何时候进行投资,还是要三思而后行。
30年来房价 总体趋势向上
1981年的贷款利率虽然奇高,但房价较低。那时候加拿大的平均房价只有不到20万元,而温哥华的房价也只有38万,实在和现在相差甚远。从1981年到2015年,在这34年间,加拿大各个省份的房价都经历了迅速的膨胀,加拿大的平均房价已经升至45万,是原来的2倍多,而温哥华和多伦多,更是经历了近三倍的翻涨,目前温哥华的平均房价已经飙升至90万元,多伦多的房价接近65万元,对很多人来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无论是1981年还是2015年,温哥华都是加拿大最贵的市场,而且价格高出其他城市的幅度很大。1981年温哥华比排在第二位的卡尔加里要贵近10万元,2015年比排在第二位的多伦多同样也昂贵得多。
唯一可以慰藉现在买家的,就是超便宜的利率,而利率的持续下降,也是促使这34年房价上涨的原因。
利率持续下降 借贷成本下降
要考虑1981年买家和2015年买家面临的具体情况,就需要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
所谓考虑通胀因素,简单地说,就是将1981年的钱的实际价值与2015的钱的实际价值直接比较,并按2015年的钱的实际购买力来计算1981年的房产价格,可以使用加拿大央行的在线“通胀计算器”来进行计算。打个比方,假如1981年买一个三明治的价格是1元,而2015年买同样一个三明治的价格是5元,那么就是2015年的5元钱相当于1981年的1元钱。以此类推,如果1981年当时的平均房价为50000元,如果考虑通胀因素并按2015年的价格计算,那就是当时的房价为250000元。
如果在1981年买一幢价位在平均价格的房子,借贷成本经通胀调整后为5707元,与2015年的借贷成本3777元相比,是非常之高的。
如果按2015年加元的价值来计算,1981年全国二手房的平均价格是198094元。如果那时在年中你拿到了一年期的房贷(这是那时明智的选择,因为利率很高),利率会是19.75%;付完10%的首付,每月的月供是2914元。
这相当于现在的月供是1880元,这是根据5月份的全国平均房价450886元和利率为2.59%的5年固定利率房贷算出来的(由于房贷利率在极低水平,5年期房贷现在更合理)。购房者应该了解,虽然34年后房价高了,但利率下降了,每月的供款就减少了,负担能力提高了,因而利率变动对可负担能力的影响远远超过价格的变化。
利率上涨可能性增大
买家小心入市
虽然通过实际月供来比较,以前的买家要支出更多,但现在的买家可不要沾沾自喜。在1980年代早期买房的业主虽然在短期内遭到高利率的打击,但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他们在房地产市场中过得相当滋润。1980年代初的高利率对所有想买房和贷款的加拿大人来说难以忍受(但这对有储蓄的人来说是天堂),然而此后30年的长期看涨是对他们“忍耐”的奖赏。以全国平均来说,二手房的价格平均每年上涨5%,34年中有28年都在上涨。
今天的年轻买家可没有那么幸运,只是看到低利率这种短期利益,而不知道将来升息可能带来的障碍和负面效应要让他们付出多少代价。如今,一些年轻人抱怨在温哥华根本买不起房子,非常有挫折感。其实这些抱怨是有些历史背景的,这个城市正面临可负担能力变得更糟的境地。因为融资成本的特价销售可能已接近尾声。美国经济正在回升,债券市场的利率已经开始爬升。房贷利率依据债券市场的利率而变,现在的利率低的几乎快要触底,因此我们可以预期,银行在今年或明年某个时候会增加固定利率房贷成本。
房贷利率不会大幅增加,要回到1981年的利率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房贷利率在一段时间内攀升,无论对首次买家还是对再购房买家,想要负担如今的房价只会越来越困难。
加拿大宏利银行之前进行的一项调查表示,利率上升1%,三分之一的业主还款都会有困难。而很多买家都在低利率下急着入市,忽视了利率一旦上涨带来的麻烦。虽然1981年的业主经历的可负担问题比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更艰难,但他们至少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对于今天的买家,短期低利率的得益可能会被长期的痛苦取而代之,入市还需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