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民买房的 三大误区

1227

近听不少新移民朋友讲述了他们初到温哥华时买房的经历,大多是经验和教训,付出的“学费”不菲。虽然现在网络信息越来越发达,新移民朋友来到温哥华时多半已经在网上了解了一些本地购房的知识,但仍然很容易被误导,仓促买房。笔者总结了一下,新移民买房需要规避以下三大误区。

home_field

买房卖房算尺价

经常看到新移民估算两栋房子哪个划算,通过算尺价来比较。这个误区实际上是由国情不同造成的。加拿大房产的形式多种多样,又分不同的产权类别,一栋房子的价值很难以单价乘以面积来计算。

 

以独立屋来说,总价主要由土地加房屋的价值构成,即使两个独立屋处于同一个社区,相邻不远,价值也要综合土地面积、房屋新旧、是否有景、是否有路冲等多种因素来计算,单从尺价来比较哪个房子更划算无疑很不科学。要对一个物业进行准确的估值,就要对物业的历史售价、政府估值、周边物业近期的交易情况做深度的了解,同时再考虑社区环境、市场走势,综合以上得出一个价值。

 

区域选择盲目随众

来到一个新的城市,对每个区域的情况都不了解是很正常的,但是有些朋友急于置业,来了十几天甚至一个星期之内就要买房,自己来不及考察,就听从朋友、熟人或是网友的建议。

 

须知每个人生活置业的需求不同,置业区域最好自己考察一段时间再做选择。笔者遇到过一位住在列治文的新移民,刚来没多久就听朋友建议,在列治文买下两套公寓,一套自住一套出租。搬进公寓后才发现,公寓本身隔音不好,还处于航道之下,喜欢安静的这位新移民朋友苦不堪言。

 

笔者还有一位客户,刚来时听说只有买独立屋才能保值增值,为了能买上独立屋直接去了兰里,由于距离华人聚集区太远,工作生活的圈子都不能很快融入,也给她造成了很大困扰。笔者认为,对区域的选择应谨慎而为,刚到温哥华的新移民,有条件的话最好在想选择的区域租住一小段时间,没有条件住过去体验,也应该多去转转,熟悉周围环境,在有意向的社区和邻居聊聊天,对区域情况有大致了解,再选房买房。

 

社区选择以偏概全

选择好了大的区域,新移民往往给自己选的房子设下一些硬性标准,比如交通,离天车站公交站越近越好。其实距离车站太近的房子容易有噪音或尾气困扰。如果需要每日公交通勤,走路五分钟内能有交通车站,又面朝安静内街的房子才是最合适的选择。

 

另外新移民朋友也比较重视学区,非排名前多少位的学区房不买,这也是常见的对学校好坏的误解。笔者认为不能只看排名,最重要的是看学校的口碑、学校的特点、课程设置等等。有些新移民不想让孩子上华人扎堆的学校,还需要了解一下学生族裔的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