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难了! 大选房市新政或将推高房价 无法解决房屋可负担性危机!

393

房市政策是本次竞选的一大关键点


加拿大的联邦大选正在火热进行,房市政策是本次竞选的一大关键点,各党派都提出一系列的住房计划。不过,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联邦政府的住房计划多数集中在住房补贴,长远来看会推高房价,无法帮助解决加拿大的房屋可负担性问题。

房屋政策是今年决定选民投票的重点。皇家地产公司Royal LePage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8-34岁有投票权的年轻人中,有57%的人表示,各政党的住房政策将影响他们的投票选择,这个比例也是所有年龄段中最大的,35-44岁年龄段以及45-54岁年龄段认为住房政策将影响投票的比例分别为39%和40%。

各政党也纷纷提出多项住房政策。自由党承诺在四年内建造或维修140万套房屋;在未来两年内暂时禁止外国人拥有加拿大住房;对大城市中外国人拥有的空置土地,非居民、非加拿大业主拥有的空置的、未充分利用的房屋征税等。保守党承诺在3年内建造100万套住房;将至少15%的联邦政府物业转化为住房;对不居住或不打算移居加拿大的外国投资者至少在未来2年内禁止购买房屋等。新民主党承诺在未来10年内至少建造50万套经济适用房;对非加拿大公民或永久居民购买房屋征收20%的外国买家税;免除新建可负担出租房的部分GST/HST等。

不过,理财比较网站Finder组织的货币政策小组的15位经济学家,在被询问关于联邦大选的看法以及政策对房价影响时,五分之四(79%)的人认为各竞选政党的房屋计划无法帮助提高房屋可负担性,反而这些承诺实际上是在提高房价。还有四分之一(21%)的经济学家不确定政策的影响。

有分析认为,多数政党承诺的提高房屋可负担性的措施包括对买家的补贴,这些可以被称为需求诱导,目的是创造更多的购买需求,那么就会进一步推高房价,而不是降低房价。

研究公司Capital Economics也认为,各政党的承诺对提高负担能力几乎没有帮助。事实上,他们认为恰恰相反,这些承诺起到了推高价格的作用。Capital Economics的高级经济学家Stephen Brown表示,对需求政策的关注应该会帮助一小部分希望尽快进入市场的买家,但从长远来看,最终只会推高房价。 

康考迪亚大学的经济学教授Moshe Lander指出,政府的补贴不会给到那些真正需要的人,因为补贴是一种生硬的方式,将会使那些本就已经买得起房的人受益。所以,房屋政策将让买不起房的人面对更高的房价,而买得起房的人还可以获得小额补贴。

多伦多大学的经济学教授Angelo Melino警告说,房屋政策不仅会增加新房的成本,还会增加现有房屋的成本。他表示,政策不能通过补贴购买者来提高房屋负担能力,只会提高现有房屋的价格。改善负担能力还要从供给入手,增加低成本住房的数量。

丰业银行也警告认为,这些政策将创造更多住房需求,从而推高房屋价格。丰业银行的副首席经济学家Brett House说,刺激需求的政策只会推高价格。各级政府需要共同努力,增加加拿大主要城市合适的房屋供应。

房价与典型商品不同,但消费者并不了解这一点。小麦或面包的补贴会降低价格,消费者很容易理解这一点。住房是一种金融产品,既是一种公用事业,也是一种投资。与小麦不同,人们将房屋视为其财务计划的一部分。随着价格上涨,他们投入越来越多的资金。补贴可以暂时提供帮助,但也会支持推高价格,为更高的房价创造了强大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