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了流程
为了降低设计、规划和建设成本,简化流程,缩短项目周期,BC省政府将提供一系列的标准设计模板,帮助独立屋地块建设新房。
这一系列的模板中,包括城市屋、多户建筑和后巷屋。
BC省房屋部长卡伦(Ravi Kahlon)在一份声明中说:“为了解决我们的住房危机,我们必须采用创新的解决方案,使住房能够更快地建成,提供标准化的建筑设计可以帮助简化许可流程。”
BC省政府在昨天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表示,他们将与顾问合作,创建高达10个供市政府快速采用的模板,然后提供给建商和业主,帮助他们在极低的建筑和工程设计服务成本下使用,剩下几万刀的设计成本。
此外,这也将帮助资源较少的小型市政府迅速制定其标准化变更。
这包括为一个地块上最多四个单元的多单元填充项目创建六个模板,并为独立附属住宅单元创建四个模板。这些设计将注重经济实惠,并考虑到各种地块配置。
寻找顾问的过程现在就开始了,2024年春季之前选定团队,2024年夏季之前准备好标准化设计模板供市政府使用,这也是市政府更新与省政府立法有关的附则的最后期限,该立法允许在独立屋地块上建造更多住宅。
这些标准化的设计,正应对了BC省政府的新法规,要求BC省大多数市政府在独立屋用地上,允许建设最多六栋住宅。
此外,这将帮助市政府实现其在BC省法定住房供应法案下的新建住房供应目标。
这样的设计模板,让人们回想起了几十年前温哥华大量出现的“温特屋”。
“温特屋”的全称为“温哥华特色屋”(Vanvouver Special),是大约在1965年至1985年期间,在温哥华及其周边地区建造的一种具有特定建筑风格的房屋,家里可以住两户人家。
“温哥华特色屋”的特点是典型的“盒状”结构,低矮的屋顶和房子前面的阳台。一楼的砖或石材饰面是地面外墙的特点,在二楼或三楼设有灰泥。
“温哥华特色屋”在温哥华的各类住宅中可谓非常特殊,它的诞生与发展都充满了争议。
早在1965年,大量的移民人口和海外工作者涌入温哥华,经济实用型住宅的市场需求出现,“温哥华特色屋”就满足了这一需求。
它们的设计目的就是在有限大小的住宅范围内最大化建筑平方面积,使得这类住宅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性价比。
如今,即使在高楼林立的大温地区,“温哥华特色屋”仍是随处可见,可以被称为这座城市的真正建筑遗产。
不过由于千篇一律的造型,让整个街道都变得特别俗套。再加上房屋天生就自带极强的“廉价”属性,“温哥华特色屋”一词在很多居民心中都是个贬义词。
对此,温哥华住宅建筑商协会 (HAVAN) 首席执行官罗恩·拉普 (Ron Rapp) 表示,预计新的设计图不会让“温哥华特色屋”再现,新的设计将会更有创造力。
让我们一起期待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