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温哥华住房事务办公室主管(The City of Vancouver’s Chief Housing Officer)拉提夫(Mukhtar Latif)与城市规划总监杰克逊(Brian Jackson)在温哥华市议会上提出,将会在全市范围内寻找合适的土地,用来建设“家庭型”(family oriented)房屋。有信号显示,温哥华将会瞄准独立屋社区,重点开展致密化,改变土地用途用来兴建城市屋(townhouse)、联排屋(row house)与叠式城市屋(stacked townhouse)。
房子越建越多 家庭越来越少
2006年至2011年,在地价高涨与政策的压力下,开发商忽略了那些有孩子的家庭的需求,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将房子越建越小,兴建了一万多个公寓住宅。而在这5年的时间里,温哥华有孩子的家庭仅增加了一百户。即便如此,这些家庭还是没有地方住。
因为供需不等、房型脱节,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搬离温哥华。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6年温哥华市的家庭比例为35%,这个比例在2011年跌至33%,创1991年后的最低纪录。入学率下降,学校接连被关闭,也可显示出这一趋势。因为房型脱节、房价难负担,不少温哥华的家庭只能搬去郊区。而在那些留在温哥华的家庭中,估计有8100户被迫挤在Studio或者只带一两间卧室的公寓里。
表面上一万个公寓住宅对一百户有孩子的家庭,供应量远远大于需求,事实上适合家庭居住的、带有三卧的家庭型(family-oriented)公寓却少之又少。自2012年至2014年,在2163所新建的租赁单位里仅有21个带有三卧或多于三卧的单位。2013年的数据显示,带有三间或更多卧室的单位少于租赁单位存量(rental stock)的1%,这意味着如果一个家庭有两个孩子,在一百间房子里都租不到一个满足要求的房子。
2006年至2011年,温哥华有孩子的家庭仅增加了一百户。
三剂良药
城市屋、联排屋、叠式城市屋
为了创造更多的“家庭型”房屋,有信号显示,温哥华市政府将会瞄准独立屋社区重点开展致密化,全市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屋、联排屋与叠式城市屋。
很多人会把城市屋、联排屋混为一谈,就连市议员等政府人员都不一定了解个中区别。城市规划总监杰克逊表示,城市屋的业主拥有自己住房单位的所有权,但需要与多个家庭共享土地所有权,同时多个单位要公用一套下水道及水路系统。
而联排屋的业主不但拥有房子的所有权,还拥有房子所在的土地所有权,联排屋的每个单位是完全独立的个体,每个单位都有独立的下水道及水路系统。在法律上,每个联排屋单位都是一个独立的实体(separate legal entity)。
叠式城市屋不像城市屋拥有独立的前后院,在一排建筑物中,叠式城市屋的一个单位是位于另一个单位之上的,在同一层上可能有两个单位并存,通常没有自己的院子,但有独立的户外空间。
素里、新西敏
领跑兴建家庭型房屋
素里市与新西敏市一向重视家庭型房屋的建设,其多样化的房型、相对可负担的房价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及新家庭入住。
对于有孩子的家庭,素里市显然比温哥华市更具吸引力。2006年至2011年,素里市有孩子的家庭增加了19310户,而温哥华只增加了100户。素里拥有全卑诗省最大的学区,年龄低于19岁的人口占素里市总人口的27%,反观温哥华,很多学区因为没有生源而被迫关闭学校。
新西敏市在“家庭型”房屋的规划上遥遥领先,是卑诗省首个规定三卧房屋最低比例的城市。新西敏市议会通过了支持建设家庭型房屋的土地用途法规。
要求自明年1月1日起,供销售用途的多单位住宅(multi-family home)建案,必须保证至少有30%的两卧单位及三卧单位、10%的三卧或以上的单位;租赁单位必须有至少25%的两卧或以上之单位,三卧或以上的单位不得少于5%
“推翻”独立屋
6月9日,住房事务办公室主管拉提夫及城市规划总监杰克逊提出会在全市范围内寻找合适的土地,用来建设家庭型房屋。杰克逊表示,目前温哥华市已经提名格兰维伍德兰社区(Grandview-Woodland)与甘比走廊第三期发展计划(Phase 3 of the Cambie Corridor)作为致密化的有力候选。市议会上,拉提夫向市议会提议为便于建设家庭型房屋,要在全市范围内制定改变土地用途的政策,重点规划靠近学校、公园、社区、娱乐中心及公共交通发达的独立屋社区。拉提夫与杰克逊的言论引起不小的震动,有人担心这个规划将是大规模的,从而令独立屋社区被城市屋、联排屋取代。两位对此表示否定。
早在今年4月,市议会即通过了甘比走廊第三期发展计划,温哥华市将对甘比走廊附近的独立屋社区重新规划,区内约四分一的独立屋将被清拆,用于建造更适合家庭的城市屋、联排屋与叠式城市屋。“我们计划发展家庭型房屋,而甘比走廊则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区域”,杰克逊说。
杰克逊表示政府对于可能引发的投机行为非常谨慎。“我们预计,投机者与地产经纪将会通过将土地联合打包的方式将房价抬高。在为家庭型房屋选定区域时,我们会特别小心。我们要杜绝投机行为,否则我们为家庭提供可负担房屋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